
众所周知,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网络(IP)摄像机诞生后,模拟摄像机就逐渐被替代,网络摄像机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应用于各现场的高标准视频监控的标配。
但是,即便这样,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模拟摄像机依然拔得头筹。让我们走近看一看吧。
利与弊
模拟摄像机
模拟摄像机的优势所在:
- 低成本高效益
- 便于操作和运行(无需网络配置)
- 对带宽和后端存储的要求较低
相较于网络摄像机的不足之处:
- 有限的帧频
- 图像清晰度低(尽管市场上已有高清模拟摄像机),导致可视范围有限
- 加密强度有限或不可加密,监控视频容易被不法分子盗取或破坏
- 不提供前端视频分析功能
网络摄像机
网络摄像机的优势例举:
- 安装简便
- 图像清晰度高,视野开阔
- 可通过网络远程管理或查看图像
- 智能分析功能
- 开放性集成平台
- 视频可加密更安全
模拟摄像机何以制胜?
经过上述的分析,模拟摄像机无论在图像质量,视频分析,还是加密功能方面都略逊于网络摄像机,但仍有用户在选择解决方案时考虑模拟摄像机,这是为什么呢?模拟摄像机能最终胜出吗?
我们为此特地采访了ICD解决方案经理Frank Ha,他总结到以下三种场景可能更适合模拟摄像机。
实时监控/低延迟监控
延迟时间实际上是指从捕获图像到在监视器上显示图像之间存在的时间差。模拟摄像机的延迟时间通常小于100毫秒,而网络摄像机则为300毫秒至500毫秒。 如果应用场景对监控系统的延迟时间有严苛的要求,那么模拟摄像机可能就是较好选择。
网络安全
可以将模拟摄像机安置在建筑物外部,以避免把网络接口暴露在非安全区的风险,从而提高网络安全性。
长距离布线
在使用单根铜线布线时,模拟摄像机具有其距离上的优势。 网络摄像机通过网线时的传输距离一般可达100米。相比之下,模拟摄像机通过各种同轴电缆传输后的距离可达300-500米。 由此可见,对应需要长距离布线的监控方案,如果是不增加额外设备的低成本部署,模拟摄像机更适合。
综上所述,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模拟摄像机仍然取胜于网络摄像机。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网络摄像机依旧是高质量,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的明智之选。